“双11”临近,物流业通过扩容应对即将到来的配送高峰。 11月9日,北京商报记者获悉,双11后的一个月内,快递员的工资将增长3倍以上,甚至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物流企业也不得不招聘临时工来弥补。劳动力缺口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通过完善就业体系得以维持。
快递员的工资翻了三倍
百行网的数据显示,“双11”需求的新增工作岗位数量以每年3-4倍的速度增长。北京商报记者在百行网发现,11月9日下午,某公司先后发布两条“招聘月薪8000多元的快递员”的消息。
作为物流一线工作者,快递员们对于即将到来的“双11”快递高峰期,爱恨交织。物流企业在增加就业的同时,从业人员的工资也在上涨。韵达快递一位派送人员表示,去年“双十一”期间,公司派送的货件总量比往年增加了40%。每个区都有数百个快件和包裹,有时他们会工作到晚上22:00左右。不过,快递员表示,“双11”期间,平均加班工资为30元/小时,快递高峰期从11日三天后的二、开始,持续了一个月。在这种工作强度下,月薪可以比平时高出三倍。
其实,招聘过程在“双11”之前的10月份就已经开始了。某劳务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从10月底开始,公司开始大量招聘兼职分拣员和仓库人员,招聘规模达100余人。人。
据了解,在“双11”的物流中,各个配送平台都加大了人力物力的配置。对此,百思通相关负责人举例说,平时200人的仓库,“双11”期间将新增1800名临时工,其中大部分是兼职大学生。
此外,苏宁易购在“双11”前在北京新开了30家快递网点,新增了300名快递员,包括长期员工和临时派送人员;京东在促销期间安排了员工关怀和福利。保障政策,根据业务增长配置人力资源,充分利用社会资源;圆通快递总部设立旺季工作指挥部,各省成立应急小组,各分公司、各网点加大人员、车辆、现场保护; “双十一”期间,顺丰还将投资近7000吨空运运力。高峰日将新增支干线车辆2万余辆,新增高铁计划约200条,按照货量和时效要求投入使用。铁路资源。
商户分散促销“避峰”
物流企业应对运输配送问题的背后,是快件爆发式增长的体现。一家独立设计的女装网店老板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该店参加了三大“双11”促销活动,每家“双11”门店销售额至少增长10倍这家网店由20多人的团队共同经营。店里的6个打包员通常每天打包数百件衣服,“双11”初期的工作量增加了5倍多。日前电子烟代理微信,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电子烟一件代发顺丰仓库,今年“双十一”期间,邮政行业将处理邮件和快件15亿件,同比增长35%。最大日处理量可能达到3.40亿件,是日处理量的3倍。日均处理量达到2.50亿件,是2.日处理量的2倍。
为了应对“双十一”期间业务量的激增,不少物流企业开始调整收派送业务。 10月8日,EMS、顺丰官方微信发布“双十一”期间服务调整公告,提醒消费者“双十一”期间收寄快件时间将有所延迟。 EMS表示,将延长11月10日至25日的邮件收发时限,对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62个城市等核心区域的标准快件暂缓发运。顺丰表示,短期出货量快速增加将导致资源调度受限。 11月11-17日期间,除顺丰、顺丰次晨、重货、生鲜、大闸蟹、顺丰等快递时效时间为11月11-17日,除非受影响,否则快递时效电商客户寄出,预计在原定基础上延迟0.5-2天。
除了“双11”特有的促销活动外,电商平台也在通过其他节点分流高峰期。某精油品牌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电子烟微商,该品牌不会只赌“双11”来保销量。比如12月8日唯品会的周年庆、圣诞节促销、春节前的元旦电子烟微商,这些都是品牌的销售压力点。
智能普及率还不够
加强智慧物流可能成为未来解决物流企业劳动力压力的突破口。申通负责人表示,在2000平米的场地内,申通小黄人每小时可分拣1.800万件,减少人工70%以上。据百思通科技负责人介绍,成本降低5%,智能设备投资后,仓库作业效率可提高30%。
智能确实提高了物流公司分拣快件的速度。不过,面对“双11”期间业务量的激增,智能物流企业仍需要“人力”支撑来应对“双11”考验,尤其是在分拣和末端配送环节。申通负责人表示,已提前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快递分拣员,全国分拣员总数已超过2万人。同时,早在电商启动“双11”之前,申通就已经提前进行了人员储备,涉及分拣、装卸等多个岗位。
上述人士直言,物流企业虽然正在加速智能化普及,但目前普及率有限,难以完全缓解人工压力。快递物流行业资深分析师赵小民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从行业角度来看,智能物流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,其中最智能的就是分拣环节,但普及率却是也低于30%。国内物流企业多采用加盟拓展网点,智能设备成本较高,制约了智能化的推广。
赵小民进一步表示,目前在物流运作中,人力无法替代,尤其是快递环节。 “物流行业要实现规模化普及还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,行业企业也需要这样做。投入千亿成本资金”。今年“双11”智能科技对物流减压的贡献可能不到20%。
未来交付可共享终端
事实上,物流用工短缺和长期招聘的问题一直存在。据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介绍,该网点一直在招聘快递派送人员,不仅限于“双11”期间,派送人员离职和招聘非常频繁,网点已经基本处于长期招聘。
物流行业用工紧缺源于企业网点加盟系统不规范。赵小民认为,中国物流企业上市,但用人机制和人员安全保障机制没有跟进。企业对经销商和分拣员的职业规划不够重视。特别是加盟网点存在拖欠工资等行为,损害员工合法权益,造成行业人员流失率高。
中国物流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,快递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是快递人员的贡献大部分与收入不成正比。 “送货人员工作辛苦,但收入不高。”同时,“双11”前后,网购人数会减少,导致外卖人员的工作量下降,收入也会相应减少。目前,快递行业的生存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。未来需要保障快递员的社会福利,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存空间。
对于物流配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,北商研究院特聘专家、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分析,网点低价竞争加盟制造成带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。然而,低价并不是物流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。赖扬认为,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是终端共享。未来,分布区域需要进一步细化。物流企业可以打通数据电子烟一件代发顺丰仓库,单一的区域网络将整合快递,实现更高效的配送服务。同时,这些网点还可以对外承接卖外送、上门服务等内容。